世界上最大的药学系”
推介会
通过这个校级硕士,你将掌握罕见传染病的科学进展和当前传染病的挑战"

疟疾、结核病以及最近的COVID-19是研究人员最关注的传染病之一。这些疾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很高,也有极高的死亡率和后遗症。课程将重点放在寻找基于对每种疾病的病因和传播方式的扎实理解的适当治疗方法上。
医药科学的科学进步、公共卫生的发展以及制药和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导致了疫苗和有效治疗方法的出现。然而,在临床传染病领域,关于感染控制和抗生素耐药性仍有很多争论。在这种情况下,制药专业人员必须深入研究传染病及其当前管理的进展和研究。
因此TECH设计了这个校级硕士,为药剂师提供关于传染病发展、生物保护的生物安全计划、国际旅行者的药物治疗和冠状病毒的最新科学证据的最先进和最新的知识。
所有一切都可通过创新的多媒体内容达成:利用应用于学术教学的最新技术进行开发,以及一支在临床传染病的方法和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团队。因此,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关于抗性病毒、耐多药疟疾或应用于控制抗生素处方的全球战略的最新研究。
药剂师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一个资格证书来跟上临床传染病和高级抗生素治疗方面的科学进展。学生只需一台联网的电子设备,就可以访问虚拟校园,在那里可以找到教学资源和课程内容,并根据自身需求灵活安排学习负担。
在短短12个月内,你将掌握肝炎、结核病或艾滋病患者管理的最新进展"
这个临床传染病和高级抗生素治疗学校级硕士包含了市场上最完整和最新的科学课程。主要特点是:
- 由感染学专家介绍案例研究的发展情况
- 这个课程的内容图文并茂、示意性强、实用性强为那些视专业实践至关重要的学科提供了科学和实用的信息
- 实践练习允许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以提升学习成绩
- 特别注重创新教学方法
- 提供理论课程、专家解答问题、有争议话题的讨论论坛以及个人思考作业等
- 可以在任何连接互联网的固定或便携设备上访问课程内容
了解有关COVID-19的所有最新信息。不要错过这个机会,了解治疗感染的进展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到日常制药的实践中"
这个课程的教学人员包括来自这个行业的专业人士,他们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带到了这一培训中,还有来自领先公司和著名大学的公认专家
通过采用最新的教育技术制作的多媒体内容,专业人士将能够进行情境化学习,即通过模拟环境进行沉浸式培训,以应对真实情况.
该课程设计以问题导向的学习为中心,专业人士将在整个学年中尝试解决各种实践情况。你将得到一个由著名专家开发的创新互动视频系统的支持
TECH为你提供创新的教学资源,使你能够更新有关呼吸道感染的知识"

这个100%的在线课程将向你介绍有关新抗生素开发的最新研究"
教学大纲
这个大学学位的学习计划是由一支专门研究传染病的教学团队制定的,他们将这个领域的广泛知识倾注到这个教学大纲中。这将使获得这个学位的学生能够获得有关流行病学、非洲大陆新传染病的最新信息,以及深入研究疫苗和人们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的研究。此外,TECH使用的 Relearning 系统,专业人士将能够以更自然的方式推进这个次教学的内容,甚至减少长时间的学习。

在这个课程中,你会学习到由专家提供的临床案例研究,并将其融入到日常实践中"
模块 1.传染病的流行病学
1.1. 各大洲有利于传染病发展的流行病学、经济和社会条件
1.1.1. 非洲
1.1.2. 美洲
1.1.3. 欧洲和亚洲
1.2. 各大洲新出现的疾病
1.2.1. 非洲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2.2. 美洲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2.3. 亚洲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2.4. 欧洲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3. 传染性制剂的分类学
1.3.1. 病毒
1.3.2. 细菌
1.3.3. 真菌
1.3.4. 寄生虫
1.4. 微生物的致病特性
1.4.1. 致病机制
1.4.2. 粘附和繁殖的机制
1.4.3. 能够从宿主那里获得营养的机制
1.4.4. 抑制吞噬过程的机制
1.4.5. 逃避免疫反应的机制
1.5. 显微镜检查和染色
1.5.1. 显微镜和显微镜的类型
1.5.2. 复合染色剂
1.5.3. 酸败型微生物的染色
1.5.4. 展示细胞结构的染色剂
1.6. 微生物的培养和生长
1.6.1. 普通培养基
1.6.2. 特定的培养基
1.7. 化学和物理制剂对微生物的影响
1.7.1. 灭菌和消毒
1.7.2. 实践中使用的消毒剂和防腐剂
1.8. 分子生物学及其对感染学家的重要性
1.8.1. 细菌遗传学
1.8.2. 聚合酶链式反应试验
1.9. 微生物研究的指征和解释
模块 2.癌症和免疫抑制
2.1. 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
2.1.1. 对感染性病原体反应的细胞和细胞因子
2.1.2. 先天免疫反应的特点
2.2. 脓毒症患者不同情况下的免疫抑制
2.2.1. 细胞毒性药物在免疫抑制中的作用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
2.2.2. 细胞毒性类固醇免疫抑制中的作用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
2.2.3. 移植病人的感染
2.3. 患有败血症的贫血病人
2.3.1. 脊髓增生症
2.3.2.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3.3. 癌症患者的感染接种
2.4. 患有败血症的贫血病人
2.4.1. 糖尿病中的免疫系统
2.4.2. 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感染
2.5. 对免疫力低下的败血症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
2.5.1. 诊断方面的考虑
2.5.2. 治疗措施
2.6. 癌症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2.6.1. 肿瘤发生和感染
2.6.2. 病毒与癌症
2.6.2.1.埃布斯坦-巴尔病毒
2.6.2.2.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
2.6.2.3.人乳头瘤病毒
2.6.2.4.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病毒
2.6.2.5.卡波西氏肉瘤相关的疱疹病毒
2.7. 细菌与癌症
2.7.1. 幽门螺旋杆菌
2.8. 寄生虫和癌症
2.8.1. 血吸虫
2.8.2. 蛇蝎美人(Opisthorchis viverrini)
2.9. 细菌联盟对抗癌症
模块 3.职业伤害和血源性病原体
3.1. 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
3.2. 主要的血源性传染病
3.2.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3.2.2.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3.2.3. 艾滋病
3.3. 血液相关事故的诊断和治疗管理
3.3.1. 诊断性的病例跟踪
3.3.2. 治疗
3.4. 预防工伤事故的普遍预防措施
3.5. 生物安全措施和流行病学家在减少生物危害中的作用 生物风险
3.5.1. 生物学风险
3.5.2. 生物安全
3.6. 生物保护的生物安全计划
模块 4.国际旅行者的传染病
4.1. 国际旅行者的疫苗接种
4.1.1. 国际旅行者的主要疫苗
4.1.2. 接种黄热病疫苗
4.2. 前往热带地区的旅行者的预防措施
4.2.1. 根据要访问的地理区域进行药理治疗
4.2.2.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与抗疟疾药物
4.2.3. 热带地区旅行者的预防措施
4.3. 旅行者腹泻
4.3.1. 流行病学
4.3.2. 病因学
4.3.3. 临床表现
4.3.4. 诊断
4.3.5.治疗
4.4. 国际旅行者的健康检查
4.5. 从国际旅行返回时发烧
4.5.1. 主要病因
4.5.2. 诊断方法
4.5.3. 国际旅行者中的进口传染病学
模块 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感染
5.1. 感染和慢性炎症反应
5.1.1. 感染的慢性炎症反应中的免疫系统细胞
5.1.2. 肉芽肿反应和延迟型超敏反应
5.1.3. 慢性炎症反应的化学介质的作用
5.2. 压力、免疫力和传染病原体
5.2.1. 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免疫的相互关系
5.2.2. 高压氧和免疫反应
5.2.3. 慢性疲劳综合征
5.3. 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和传染源的作用
5.3.1. 细胞毒性药物在免疫抑制中的作用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
5.3.2. 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及其与感染性病原体的关系
5.3.3. 肺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5.4. 与感染性微生物有关的消化系统疾病
5.4.1. 肠道菌群及其重要功能
5.4.2. 胃十二指肠消化性疾病和幽门螺旋杆菌
5.4.3. 炎症性肠病和感染
5.4.4. 惠普尔氏病
5.5. 神经系统疾病和感染
5.5.1. 痴呆症和感染
5.5.2. 多发性硬化症及其与某些传染病的关系
5.5.3. 吉兰-巴雷综合征、免疫力和病毒感染
5.5.4. 帕金森病及其与感染的关系
5.6. 内分泌疾病和感染
5.6.1. 糖尿病和感染
5.6.2. 慢性甲状腺炎和感染
5.7. 风湿病的感染性理论
5.7.1. 类风湿性关节炎
5.7.2. 系统性红斑狼疮
5.7.3.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5.7.4. 韦格纳氏肉芽肿病
5.7.5. 多发性肌痛风湿症
模块 6.最致命的呼吸道感染
6.1. 呼吸系统
6.2. 流感和其他致命的病毒感染
6.2.1. 流感疫情
6.2.2. H1N1流感
6.2.3. 流感疫苗接种和预防死亡
6.3. 细菌性肺炎:死亡大军的队长
6.3.1. 社区获得性肺炎
6.3.2. 医院获得性肺炎
6.3.3. 医疗保健相关的肺炎
6.4. 结核病
6.4.1. 流行病学
6.4.2. 病理生物学
6.4.3. 分类
6.4.4. 临床表现
6.4.5. 诊断
6.4.6. 治疗
6.5. 洛夫勒氏综合征和嗜酸细胞综合征
6.5.1. 寄生虫的肺部阶段
6.5.2. 临床和放射学表现
6.5.3. 其他嗜酸细胞性肺病
6.6. 抗菌剂和呼吸系统
6.6.1. 对呼吸系统有效的抗菌剂
6.6.2. 大环内酯类药物对肺炎的免疫调节作用
模块 7.冠状病毒感染的最新情况
7.1. 冠状病毒的发现和演化
7.1.1. 冠状病毒的发现
7.1.2. 冠状病毒感染的全球演变
7.2. 主要的微生物学特征和冠状病毒属的各种病毒
7.2.1. 冠状病毒的一般微生物学特征
7.2.2. 病毒基因组
7.2.3. 主要致病因素
7.3. 从发现到现在,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
7.3.1. 冠状病毒感染从出现至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7.4. 免疫系统和冠状病毒感染
7.4.1. 对冠状病毒的免疫反应中涉及的免疫学机制
7.4.2. 冠状病毒感染和免疫病理学中的细胞因子风暴
7.4.3. 冠状病毒感染中免疫系统的调控
7.5. 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
7.5.1. 冠状病毒感染的病理生理学和致病性改变
7.5.2. 主要病理生理学改变的临床意义
7.6. 冠状病毒的风险群体和传播机制
7.6.1. 受冠状病毒影响的风险群体的主要社会人口学和流行病学特征
7.6.2. 冠状病毒的传播机制
7.7. 冠状病毒感染的自然史
7.7.1. 冠状病毒感染的各个阶段
7.8. 冠状病毒感染的最新微生物学诊断
7.8.1. 样品收集和运输
7.8.2. PCR和测序
7.8.3. 血清学测试
7.8.4. 病毒的分离
7.9. 目前微生物实验室处理冠状病毒样这个的生物安全
7.9.1. 处理冠状病毒样这个的生物安全措施
7.10. 冠状病毒感染的最新管理
7.10.1. 预防措施
7.10.2. 症状治疗
7.10.3. 冠状病毒感染的抗病毒和抗菌治疗
7.10.4. 对严重的临床病例进行治疗
7.11. 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未来
7.11.1. 制定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全球挑战
模块 8.泌尿道和性传播感染
8.1. 的流行病学尿路感染
8.1.1. 泌尿道感染
8.2. 对泌尿系统的免疫学
8.3. 的分类学尿路感染
8.4. 泌尿道感染
8.4.1. 病因学
8.4.2. 临床表现
8.4.3. 诊断
8.4.4. 治疗
8.5. 泌尿道感染
8.6. 尿路感染中最常使用的抗微生物药物
8.6.1. 药理学要素
8.6.2. 影响尿路的主要细菌的抗菌素抗性
8.7. 主要性传播疾病的最新流行病学情况
8.8. 病毒性性病
8.8.1. 生殖器单纯疱疹
8.8.2. 病毒性肝炎
8.8.3. 乳头瘤病毒
8.8.4. 艾滋病
8.9. 细菌性性病
8.9.1. 淋病
8.9.2. 梅毒
8.9.3. 软腐病
8.9.4. 淋巴肉芽肿静脉瘤
8.10. 滴虫病和生殖器念珠菌病
8.11. 滴虫病: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8.12. 生殖器念珠菌病: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8.13. 性传播疾病的症候群方法和控制措施
8.13.1. 主要的临床综合征
8.13.2. 性传播感染控制措施
8.14. 耐多药的淋球菌:治疗的替代方法
8.14.1. 全球形势
8.14.2. 替代治疗方法
8.15. 目前对复发性疱疹病毒感染的管理
8.15.1. 复发性疱疹病毒感染的最新方法
模块 9.食源性感染
9.1. 食源性疾病,一个现代的健康问题
9.1.1. 流行病学
9.1.2. 食源性感染的原因
9.2. 食源性疾病的分类
9.2.1. 中毒
9.2.2. 感染
9.2.3. 毒性感染
9.3. 主要致病因素
9.3.1. 沙门氏菌
9.3.2. 葡萄球菌
9.3.3.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9.3.4. 大肠杆菌, O157:H7
9.3.5. 肉毒杆菌
9.4. 食源性疾病及其社会经济影响
9.4.1. TADs的社会经济后果
9.5. 控制食源性感染的主要措
9.5.1. FBD的初级预防
9.5.2. 健康教育
9.5.3. 国家卫生监督和ATS
模块 10.肝炎、艾滋病毒/艾滋病和结核病合并感染
10.1. 病毒性肝炎
10.1.1. 病毒特征和复制周期
10.1.2. 临床表现
10.1.3. 病毒标志物
10.1.4. 演变和预后
10.1.5. 治疗
10.2. 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
10.2.1. 病毒特征和复制周期
10.2.2. 临床表现
10.2.3. 病毒标志物
10.2.4. 演变和预后
10.2.5. 治疗
10.3. 病毒性肝炎
10.3.1. 病毒特征和复制周期
10.3.2. 临床表现
10.3.3. 病毒标志物
10.3.4. 演变和预后
10.3.5. 治疗
10.4. 结核病/艾滋病毒/艾滋病合并感染所致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
10.4.1. 发病率
10.4.2. 发病率
10.4.3. 死亡率
10.5. 结核病/艾滋病毒/艾滋病合并感染的病理生物学研究
10.5.1. 合并感染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10.5.2. 病理改变
10.6. 合并感染的临床表现
10.6.1.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10.6.2. 肺外结核的临床表现
10.7. 艾滋病患者的结核病诊断
10.7.1. 艾滋病患者肺结核的诊断工作
10.8. 结核病/艾滋病毒/艾滋病合并感染患者的综合护理和治疗注意事项
10.8.1. 结核病/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的全面护理系统
10.8.2. 结核病/艾滋病毒/艾滋病合并感染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注意事项
10.8.3. 结核病/艾滋病毒/艾滋病合并感染患者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注意事项
10.8.4. 这些患者的抗结核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耐药性问题
模块 11.病毒性出血性和虫媒病毒性疾病
11.1. 病毒性出血性疾病
11.1.1. 流行病学
11.1.2. 分类
11.1.3. 病毒性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方法
11.1.4. 这些疾病的疫苗的开发
11.1.5. 控制病毒性出血性疾病的措施
11.2. 埃博拉出血热
11.2.1. 病毒的特点和复制周期
11.2.2. 临床表现
11.2.3. 诊断
11.2.4. 治疗
11.3. 南美出血热
11.3.1. 病毒的特点和复制周期
11.3.2. 临床表现
11.3.3. 诊断
11.3.4. 治疗
11.4. 阿波维奇症
11.4.1. 流行病学
11.4.2. 病媒控制
11.4.3. 其他虫媒病毒
11.5. 黄热病
11.5.1. 概念
11.5.2. 病毒的周期
11.5.3. 临床表现
11.5.4. 诊断
11.5.5. 治疗
11.6. 登革热
11.6.1. 概念
11.6.2. 病毒的周期
11.6.3. 临床表现
11.6.4. 诊断
11.6.5. 治疗
11.7. 基孔肯雅病毒
11.7.1. 概念
11.7.2. 病毒的周期
11.7.3. 临床表现
11.7.4. 诊断
11.7.5. 治疗
11.8. 寨卡病毒
11.8.1. 概念
11.8.2. 病毒的周期
11.8.3. 临床表现
11.8.4. 诊断
11.8.5. 治疗
模块 12.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
12.1. 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防御机制
12.1.1. 中枢神经系统防御机制
12.1.2. 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反应
12.2.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流行病学
12.2.1. 发病率
12.2.2. 死亡率
12.2.3. 风险因素
12.3.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微生物诊断学
12.3.1. 脑脊髓液
12.4. 脑膜炎
12.4.1. 病因学
12.4.2. 临床表现
12.4.3. 诊断
12.4.4. 治疗
12.5. 脑炎
12.5.1. 病因学
12.5.2. 临床表现
12.5.3. 诊断
12.5.4. 治疗
12.6. 脊髓炎
12.6.1. 病因学
12.6.2. 临床表现
12.6.3. 诊断
12.6.4. 治疗
12.7. 抗生素和血脑屏障
12.7.1. 血脑屏障
12.7.2. 抗生素跨越血脑屏障的情况
模块 13.人畜共患病
13.1. 关于人畜共患病的一般信息
13.1.1. 人畜共患病的一般概念和流行病学
13.1.2. 主要的国际动物传染病
13.1.3. 朊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
13.1.4. 朊病毒在疾病发生学中的作用
13.1.5. 牛海绵状脑病(或疯牛病)
13.1.6. 主要性人畜共患病控制措施
13.2. 愤怒
13.2.1. 流行病学
13.2.2. 传染性病原体
13.2.3. 病理生物学
13.2.4. 临床表现
13.2.5. 诊断
13.2.6. 治疗
13.3. 禽流感
13.3.1. 流行病学
13.3.2. 传染性病原体
13.3.3. 病理生物学
13.3.4. 临床表现
13.3.5. 诊断
13.3.6. 治疗
13.4. 钩端螺旋体病
13.4.1. 流行病学
13.4.2. 传染性病原体
13.4.3. 病理生物学
13.4.4. 临床表现
13.4.5. 诊断
13.4.6. 治疗
13.5. 布鲁氏菌病
13.5.1. 流行病学
13.5.2. 传染性病原体
13.5.3. 病理生物学
13.5.4. 临床表现
13.5.5. 诊断
13.5.6. 治疗
13.6. 弓形虫病
13.6.1. 流行病学
13.6.2. 传染性病原体
13.6.3. 病理生物学
13.6.4. 临床表现
13.6.5. 诊断
13.6.6. 治疗
模块 14.霉菌病和厌氧菌感染
14.1. 关于人畜共患病的一般信息
14.1.1. 霉菌的微生物学特征
14.1.2. 对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学反应
14.1.3. 主要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14.2. 诊断分枝杆菌病的微生物学方法
14.2.1. 直接方法
14.2.2. 间接方法
14.3. 细胞内分枝杆 菌感染
14.3.1. 流行病学
14.3.2. 传染性病原体
14.3.3. 病理生物学
14.3.4. 临床表现
14.3.5. 诊断
14.3.6. 治疗
14.4. 坎萨斯分枝杆菌感染
14.4.1. 流行病学
14.4.2. 传染性病原体
14.4.3. 病理生物学
14.4.4. 临床表现
14.4.5. 诊断
14.4.6. 治疗
14.5. 麻风病
14.5.1. 流行病学
14.5.2. 传染性病原体
14.5.3. 病理生物学
14.5.4. 临床表现
14.5.5. 诊断
14.5.6. 治疗
14.6. 其他分枝杆菌病
14.7. 抗霉菌素
14.7.1. 药理特征
14.7.2. 临床使用
14.8. 厌氧病菌的微生物学特征
14.8.1. 主要厌氧病菌的一般特征
14.8.2. 微生物研究
14.9. 肺脓肿
14.9.1. 定义
14.9.2. 病因学
14.9.3. 临床表现
14.9.4. 诊断
14.9.5. 治疗
14.10. 腹腔内和输卵管脓肿
14.10.1. 定义
14.10.2. 病因学
14.10.3. 临床表现
14.10.4. 诊断
14.10.5. 治疗
14.11. 脑内脓肿
14.11.1. 定义
14.11.2. 病因学
14.11.3. 临床表现
14.11.4. 诊断
14.11.5. 治疗
14.12. 破伤风和坏疽
14.12.1. 破伤风:新生儿和成人
14.12.2. 坏疽: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14.13. 针对厌氧病菌的主要抗菌剂
14.13.1. 作用机制
14.13.2. 药代动力学
14.13.3. 剂量
14.13.4. 介绍
14.13.5. 不良反应
模块 15.传染病中的霉菌病和寄生虫病
15.1. 的真菌的一般信息
15.1.1. 真菌的微生物特征
15.1.2. 对真菌的免疫反应
15.2. 诊断方法
15.2.1. 直接方法
15.2.2. 间接方法
15.3. 浅表性霉菌病:癣和表皮癣
15.3.1. 定义
15.3.2. 病因学
15.3.3. 临床表现
15.3.4. 诊断
15.3.5. 治疗
15.4. 深度霉菌病
15.4.1. 隐球菌病
15.4.2. 组织胞浆菌病
15.4.3. 曲霉菌病
15.4.4. 其他霉菌性疾病
15.5. 抗真菌剂的最新情况
15.5.1. 药理学要素
15.5.2. 临床使用
15.6. 关于人畜共患病的一般信息
15.6.1. 寄生虫的微生物特征
15.6.2. 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
15.6.3. 对原生动物的免疫反应
15.6.4. 对螺旋虫的免疫反应
15.7. 诊断方法
15.7.1. 原生动物的诊断方法
15.7.2. 螺旋虫动物的诊断方法
15.8. 肠道寄生虫病
15.8.1. 蛔虫病
15.8.2. 氧肺病
15.8.3. 钩虫病和内脏病
15.8.4. 毛滴虫病
15.9. 组织寄生虫病
15.9.1. 疟疾
15.9.2. 锥虫病
15.9.3. 血吸虫病
15.9.4. 利什曼病
15.9.5. 丝虫病
15.10. 抗寄生虫病的最新进展
15.10.1. 药理学要素
15.10.2. 临床使用
模块 16.多重抵抗和疫苗
16.1. 解释抗生素的抗药性机制
16.1.1. 全球化与抵抗
16.1.2. 从易感微生物到抗性微生物的变化
16.2. 抗菌剂耐药性的遗传机制
16.2.1. 抗菌剂耐药性的获得性机制
16.2.2. 抗菌剂选择压力对抗菌剂耐药性的影响
16.3. 超级细菌
16.3.1. 对青霉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的肺炎球菌
16.3.2. 耐多药的葡萄球菌
16.3.3. 重症监护室的耐药性感染
16.3.4. 耐受性尿路感染
16.3.5. 其他多重抗性微生物
16.4. 抗性病毒
16.4.1. 艾滋病
16.4.2. 流感
16.4.3. 肝炎病毒
16.5. 耐多药的疟疾
16.5.1. 氯喹耐药性
16.5.2. 对其他抗疟药的抗药性
16.6. 抗生素耐药性的遗传研究
16.6.1. 抗性研究的解释
16.7. 减少抗菌素耐药性的全球战略
16.7.1. 控制抗生素处方
16.7.2. 微生物图谱和临床实习指南
16.8. 疫苗接种的一般情况
16.8.1. 疫苗接种的免疫学基础
16.8.2. 制作治疗的过程
16.8.3. 数据质量控制
16.8.4. 疫苗安全和主要不良事件
16.8.5. 疫苗审批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
16.9. 疫苗的使用
16.9.1. 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和疫苗接种计划
16.9.2. 疫苗接种计划有效性的全球经验
16.9.3. 新疾病的候选疫苗
模块 17. 罕见的传染病和传染病的其他挑战
17.1. 罕见传染病的一般情况
17.1.1. 一般概念
17.1.2.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
17.2. 鼠疫
17.2.1. 定义
17.2.2. 病因学
17.2.3. 临床表现
17.2.4. 诊断
17.2.5. 治疗
17.3. 莱姆病
17.3.1. 定义
17.3.2. 病因学
17.3.3. 临床表现
17.3.4. 诊断
17.3.5. 治疗
17.4. 巴倍虫病
17.4.1. 定义
17.4.2. 病因学
17.4.3. 临床表现
17.4.4. 诊断
17.4.5. 治疗
17.5. 裂谷热
17.5.1. 定义
17.5.2. 病因学
17.5.3. 临床表现
17.5.4. 诊断
17.5.5. 治疗
17.6. 双叶虫病
17.6.1. 定义
17.6.2. 病因学
17.6.3. 临床表现
17.6.4. 诊断
17.6.5. 治疗
17.7. 茨冈菌病
17.7.1. 定义
17.7.2. 病因学
17.7.3. 临床表现
17.7.4. 诊断
17.7.5. 治疗
17.8. 囊虫病
17.8.1. 定义
17.8.2. 病因学
17.8.3. 临床表现
17.8.4. 诊断
17.8.5. 治疗
17.9. 库鲁
17.9.1. 定义
17.9.2. 病因学
17.9.3. 临床表现
17.9.4. 诊断
17.9.5. 治疗
17.10. 旧疾病的重新出现:原因和影响
17.10.1. 新出现的传染病
17.10.2. 微生物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上升
17.10.3. 新型抗生素的开发

抓住机会,了解这个学科的最新发展,将其应用于你的日常实践"
临床传染病和高级抗生素治疗学校级硕士
TECH的临床传染病和高级抗生素治疗学校级硕士是一个独特的机会,专为那些希望在抗击传染病领域中专业化的药学专业人士设计。该硕士项目专注于培养在感染识别和治疗方面的专家,以及在抗微生物耐药背景下负责任使用抗生素的能力。该课程以虚拟方式授课,分为多个模块,涵盖临床微生物学、抗生素药理学、流行病学、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等主题。此外,项目还包括高级抗微生物治疗培训,帮助学生发展优化使用抗生素的技能,以减少耐药性并提高治疗感染的效果。
最佳的感染学与抗生素治疗硕士
该硕士项目的优势包括接触领域内的专家,以及获得使用技术和工具进行临床数据分析的高级技能。此外,项目还注重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技能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应对感染学实践中的挑战。完成临床传染病和高级抗生素治疗学校级硕士的毕业生将能够有效地识别和治疗传染病,帮助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中脱颖而出,并为抗击传染病做出贡献。如果你是一个有兴趣在感染学和抗生素治疗领域专业化的药学专业人士,这个硕士项目是你的最佳选择。凭借实用的学习方法、虚拟学习的机会和高级抗微生物治疗培训,这个项目将帮助你获得在这一重要且具挑战性的领域中脱颖而出的技能和知识。